鄉村振興戰略是指以發展為目標,著眼于實現全面小康。近年來,國家對農業農村各項政策都進行了大量的扶持和完善,同時也出臺了不少相應的惠民補貼措施。在這其中就包括土地確權工作。但由于農戶自身原因造成土地資源短缺問題,很多農民朋友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將土地更加合理利用。

為此今后農村必須堅定有序推動好新型社區建設、深化改革等方式,切實保護耕地,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》(下稱《土地管理法》)第七條規定: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;城市郊區的村莊、集鎮和居住點,應當符合鄉級人民政府的規劃要求;而且,國務院制定的各個省份的土地分類登記發證工作,也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和標準。

鄉村振興戰略既要解決農業的就地脫貧問題,又要改善民生。其中最關鍵的是抓住農村居民增收潛力大、致富能力強、增活資金多等具體要素蘊藏量高、發展質量和效益特點明顯的重點城市,建設美麗新藍圖;美麗鄉村規劃;加快推進新型小康社區建設。
而且這些都是國家所倡導的政策措施。
那么在鄉村振興戰略下,鄉村振興究竟要怎么去做呢?
鄉村振興的目標
(1)提升全縣人均耕地面積保持較低水平。實現全縣耕地保護數量占總耕地面積比例達15%以上,全省實際使用耕地達到18億畝以上。
(2)堅持耕種紅線管控制約束,統籌考慮糧食安全、經濟適用、綠色發展、節儉習慣、文化娛樂四項基本原則。建立健全覆蓋鄉村土地利用的相關工作機制。鼓勵各地探索發行公開有償退出補貼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準桿制度,支持農村地區通過招投標等方式盤活閑置宅基地,引導農村土地向農村深度融合,帶動農業產業轉移人口增多,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。

2.鄉村振興的任務艱巨。
(1)完成一個鄉村振興項目,確定一批示范點。
(2)培育一批致富帶頭人。
3.堅守耕地紅線不搖。
鼓勵優選良田種植戶到鄉村走訪,了解當地土壤情況、經濟發展及農牧漁業生產狀況,了解當前農業生態環境,并充分尊重歷史、農業科技成果。
(4)著眼長遠。
加強農村基礎設施與房屋結構、風貌保障,完善扶貧搬遷、新型農房建設等配套政策。
4.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。
鼓勵農村自主創業,組織專門人員對鄉村裝配式建筑進行抗震驗算。
5.強化質量安全管理。
加強農房質量安全監測評價,建立健全農房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機制,加強農房整體質量檢查和抽檢。